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
首页 高二 高中数学选修2-2课时作业: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.2.1习题课 Word版含解析

本文由 wfb9501 收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!高中数学选修2-2课时作业: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.2.1习题课 Word版含解析

  • 资源类别:高二试卷
  • 所属教版:高二下册数学人教版
  • 文件格式:ppt/doc
  • 大小:137k
  • 浏览次数:1283
  • 整理时间:2021-01-12
  • 习题课 综合法和分析法
    明目标、知重点
    加深对综合法、分析法的理解,应用两种方法证明数学问题.

    1.综合法
    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,它是从已知到未知,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,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出发,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,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的命题.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.
    综合法的证明步骤用符号表示是:P0(已知)⇒P1⇒P2⇒…⇒Pn(结论)
    2.分析法
    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问题出发,分析出使这个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,使问题转化为判定那些条件是否具备,其特点可以描述为“执果索因”,即从未知看需知,逐步靠拢已知.分析法的书写形式一般为“因为……,为了证明……,只需证明……,即……,因此,只需证明……,因为……成立,所以……,结论成立”.
    分析法的证明步骤用符号表示是:P0(已知)⇐…⇐Pn-2⇐Pn-1⇐Pn(结论)
    分析法属逻辑方法范畴,它的严谨体现在分析过程步步可逆.
    题型一 选择恰当的方法证明不等式
    例1 设a,b,c为任意三角形三边长,I=a+b+c,S=ab+bc+ca,试证:3S≤I2<4S.
    证明 I2=(a+b+c)2=a2+b2+c2+2ab+2bc+2ca
    =a2+b2+c2+2S.
    欲证3S≤I2<4S,
    即证ab+bc+ca≤a2+b2+c2<2ab+2bc+2ca.
    先证明ab+bc+ca≤a2+b2+c2,
    只需证2a2+2b2+2c2≥2ab+2bc+2ca,
    即(a-b)2+(a-c)2+(b-c)2≥0,显然成立;
    再证明a2+b2+c2<2ab+2bc+2ca,
    只需证a2-ab-ac+b2-ab-bc+c2-bc-ca<0,
    即a(a-b-c)+b(b-a-c)+c(c-b-a)<0,
    只需证a由于a、b、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,
    上述三式显然成立,故有3S≤I2<4S.
    反思与感悟 本题要证明的结论要先进行转化,可以使用分析法.对于连续不等式的证明,可以分段来证,使证明过程层次清晰.证明不等式所依赖的主要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已知的重要不等式,其中常用的有如下几个:
    (1)a2≥0(a∈R).
    (2)(a-b)2≥0(a、b∈R),其变形有a2+b2≥2ab,()2≥ab,a2+b2≥.
    (3)若a,b∈(0,+∞),则≥,特别地+≥2.
    (4)a2+b2+c2≥ab+bc+ca(a,b,c∈R).
    跟踪训练1 已知a,b是正数,且a+b=1,求证:+≤4.
    证明 方法一 ∵a,b是正数且a+b=1,
    ∴a+b≥2,∴≤,∴+==≥4.
    方法二 ∵a,b是正数,∴a+b≥2>0,
    +≥2>0,
    ∴(a+b)(+)≥4.
    又a+b=1,∴+≥4.
    方法三 +=+=1+++1≥2+2=4.当且仅当a=b时,取“=”号.
    题型二 选择恰当的方法证明等式
    例2 已知△ABC的三个内角A,B,C成等差数列,对应的三边为a,b,c,求证:+=.
    证明 要证原式,只需证+=3,
    即证+=1,即只需证=1,
    而由题意知A+C=2B,
    ∴B=,∴b2=a2+c2-ac,
    ∴=
    ==1,
    ∴原等式成立,即+=.
    反思与感悟 综合法推理清晰,易于书写,分析法从结论入手易于寻找解题思路.在实际证明命题时,常把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,称为分析综合法,其结构特点是: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,得到中间结论Q;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,得到中间结论P;若由P可推出Q,即可得证.
    跟踪训练2 设实数a,b,c成等比数列,非零实数x,y分别为a与b,b与c的等差中项,试证:+=2.
    证明 由已知条件得
    b2=ac,①
    2x=a+b,2y=b+c.②
    要证+=2,
    只要证ay+cx=2xy,
    只要证2ay+2cx=4xy.
    由①②得2ay+2cx=a(b+c)+c(a+b)=ab+2ac+bc,
    4xy=(a+b)(b+c)=ab+b2+ac+bc=ab+2ac+bc,
    所以2ay+2cx=4xy.命题得证.
    题型三 立体几何中位置关系的证明
    例3 如图,在四棱锥P-ABCD中,PA⊥底面ABCD,AB⊥AD,AC⊥CD,∠ABC=60°,PA=AB=BC,E是PC的中点.
    (1)证明:CD⊥AE;
    (2)证明:PD⊥平面ABE.
    证明 (1)在四棱锥P-ABCD中,
    ∵PA⊥底面ABCD,CD⊂底面ABCD,
    ∴PA⊥CD.∵AC⊥CD,PA∩AC=A,
    ∴CD⊥平面PAC,而AE⊂平面PAC,
    ∴CD⊥AE.
    (2)由PA=AB=BC,∠ABC=60°,
    可得AC=PA,∵E是PC的中点,∴AE⊥PC.
    由(1)知,AE⊥CD,且PC∩CD=C,
    所以AE⊥平面PCD.而PD⊂平面PCD,
    ∴AE⊥PD.∵PA⊥底面ABCD,
    ∴PA⊥AB,又AB⊥AD,∴AB⊥平面PAD,
    ∴AB⊥PD,又AB∩AE=A,综上得PD⊥平面ABE.
    反思与感悟 综合法证明线面之间的垂直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,利用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以进行线线、线面以及面面之间垂直关系的转化.另外,利用一些常见的结论还常常可以将线面间的垂直与平行进行转化.比如: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平面α,则另外一条也垂直于平面α;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等.
    跟踪训练3 如图,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,EF∥AC,AB=,CE=EF=1.
    (1)求证:AF∥平面BDE;
    (2)求证:CF⊥平面BDE.
    证明 (1)如图,设AC与BD交于点G.
    因为EF∥AG,且EF=1,
    AG=AC=1,
    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.
    所以AF∥EG.
    因为EG⊂平面BDE,
    AF⊄平面BDE,所以AF∥平面BDE.
    (2)连接FG.
    因为EF∥CG,EF=CG=1,
    且CE=1,所以四边形CEFG为菱形.
    所以CF⊥EG.
    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,
    所以BD⊥AC.又因为平面ACEF⊥平面ABCD,且平面ACEF∩平面ABCD=AC,
    所以BD⊥平面ACEF.
    所以CF⊥BD.又BD∩EG=G,
    所以CF⊥平面BDE.
    呈重点、现规律]
    1.综合法的特点是:从已知看可知,逐步推出未知.
    2.分析法的特点是:从未知看需知,逐步靠拢已知.
    3.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.分析法思考起来比较自然,容易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,缺点是思路逆行,叙述较繁;综合法从条件推出结论,较简捷地解决问题,但不便于思考.实际证题时常常两法兼用,先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,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.
    一、基础过关
    1.已知a≥0,b≥0,且a+b=2,则(  )
    A.a≤ B.ab≥
    C.a2+b2≥2 D.a2+b2≤3
    答案 C
    解析 ∵a+b=2≥2,∴ab≤1.
    ∵a2+b2=4-2ab,∴a2+b2≥2.
    2.已知a、b、c、d∈{正实数},且<,则(  )
    A.<< B.<<
    C.<< D.以上均可能
    答案 A
    解析 方法一 特值检验,∵<,
    可取a=1,b=3,c=1,d=2,
    则=,满足<<.∴B、C、D不正确.
    方法二 要证<,∵a、b、c、d∈{正实数},
    ∴只需证a(b+d)只需证<.而<成立,
    ∴<.同理可证<.
    3.下面四个不等式:
    ①a2+b2+c2≥ab+bc+ac;②a(1-a)≤;
    ③+≥2;④(a2+b2)(c2+d2)≥(ac+bd)2.
    其中恒成立的有(  )
    A.1个 B.2个 C.3个 D.4个
    答案 C
    解析 a2+b2+c2=++≥ab+ac+bc;a(1-a)≤()2=;(a2+b2)(c2+d2)=a2c2+a2d2+b2c2+b2d2≥a2c2+2abcd+b2d2=(ac+bd)2;当<0时,+≥2不成立.
    4.若实数a,b满足0A. B.2ab C.a2+b2 D.a
    答案 C
    解析 ∵a+b=1,a+b>2,∴2ab<,
    由a2+b2>=,
    又∵05.设a=-,b=-,c=-,则a、b、c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.
    答案 a>b>c
    解析 a=,b=,c=.∴a>b>c.
    6.如图所示,SA⊥平面ABC,AB⊥BC,过A作SB的垂线,垂足为E,过E作SC的垂线,垂足为F.
    求证:AF⊥SC.
    证明:要证AF⊥SC,只需证SC⊥平面AEF,只需证AE⊥SC(因为______),只需证______,只需证AE⊥BC(因为________),只需证BC⊥平面SAB,只需证BC⊥SA(因为______).由SA⊥平面ABC可知,上式成立.
    答案 EF⊥SC AE⊥平面SBC AE⊥SB AB⊥BC
    解析 要证线线垂直,可先证线面垂直,要证线面垂直,还需线线垂直,通过证明BC⊥平面SAB,可得AE⊥BC,进而AE⊥平面SBC,SC⊥平面AEF,问题得证.
    7.如果a,b都是正数,且a≠b,求证:+>+.
    证明 方法一 用综合法
    +--=
    ==>0,
    ∴+>+.
    方法二 用分析法
    要证+>+,
    只要证++2>a+b+2,
    即要证a3+b3>a2b+ab2,
    只需证(a+b)(a2-ab+b2)>ab(a+b),
    即需证a2-ab+b2>ab,
    只需证(a-b)2>0,
    因为a≠b,所以(a-b)2>0恒成立,
    所以+>+成立.
    二、能力提升
    8.命题甲:()x、2-x、2x-4成等比数列;命题乙:lg x、lg(x+2)、lg(2x+1)成等差数列,则甲是乙的(  )
    A.充分不必要条件 B.必要不充分条件
    C.充要条件 D.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
    答案 C
    解析 由()x、2-x、2x-4成等比数列可得:(2-x)2=()x·2x-4,解得x=4;由lg x、lg(x+2)、lg(2x+1)成等差数列得:2lg(x+2)=lg x+lg(2x+1),可解得x=4(x=-1舍去),所以甲是乙的充要条件.
    9.若a>b>1,P=,Q=(lg a+lg b),R=lg(),则(  )
    A.RC.Q答案 B
    解析 a>b>1⇒lg a>0,lg b>0,Q=(lg a+lg b)>=P,
    R>lg=(lg a+lg b)=Q⇒R>Q>P.
    10.已知α、β为实数,给出下列三个论断:①αβ>0;②|α+β|>5;③|α|>2,|β|>2.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为条件,另一个论断为结论,你认为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.
    答案 ①③⇒②
    解析 ∵αβ>0,|α|>2,|β|>2.
    ∴|α+β|2=α2+β2+2αβ>8+8+2×8=32>25.
    ∴|α+β|>5.
    11.已知a>0,求证: -≥a+-2.
    证明 要证 -≥a+-2,
    只要证 +2≥a++.
    ∵a>0,故只要证 2≥2,
    即a2++4 +4≥a2+2++2+2,
    从而只要证2≥,
    只要证4≥2,
    即a2+≥2,而该不等式显然成立,故原不等式成立.
    12.已知a、b、c∈R,且a+b+c=1,求证:(-1)(-1)·(-1)≥8.
    证明 方法一 (分析法)
    要证(-1)(-1)(-1)≥8成立,
    只需证··≥8成立.
    因为a+b+c=1,
    所以只需证··≥8成立,
    即证··≥8成立.
    而··≥··=8成立.
    ∴(-1)(-1)(-1)≥8成立.
    方法二 (综合法)
    (-1)(-1)(-1)
    =(-1)(-1)(-1)
    =··=
    ≥=8,
    当且仅当a=b=c时取等号,所以原不等式成立.
    13.设数列{an}的前n项和为Sn,已知a1=1,=an+1-n2-n-,n∈N*.
    (1)求a2的值;
    (2)求数列{an}的通项公式;
    (3)证明:对一切正整数n,有++…+<.
    (1)解 2S1=a2--1-,又S1=a1=1,
    所以a2=4.
    (2)解 当n≥2时,2Sn=nan+1-n3-n2-n,
    2Sn-1=(n-1)an-(n-1)3-(n-1)2-(n-1),
    两式相减得2an=nan+1-(n-1)an-(3n2-3n+1)-(2n-1)-,
    整理得(n+1)an=nan+1-n(n+1),
    即-=1,又-=1,
    故数列是首项为=1,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,
    所以=1+(n-1)×1=n,所以an=n2.
    所以数列{an}的通项公式为an=n2,n∈N*.
    (3)证明 +++…+=1++++…+<1++++…+
    =1++++…+
    =+-=-<,
    所以对一切正整数n,有++…+<.
    三、探究与拓展
    14.已知a,b,c,d∈R,求证:
    ac+bd≤.(你能用几种方法证明?)
    证明 方法一 (用分析法)
    ①当ac+bd≤0时,显然成立.
    ②当ac+bd>0时,欲证原不等式成立,只需证
    (ac+bd)2≤(a2+b2)(c2+d2).
    即证a2c2+2abcd+b2d2≤a2c2+a2d2+b2c2+b2d2.
    即证2abcd≤b2c2+a2d2即证0≤(bc-ad)2.
    因为a,b,c,d∈R,所以上式恒成立.
    故原不等式成立,综合①②知,命题得证.
    方法二 (用综合法)
    (a2+b2)(c2+d2)=a2c2+a2d2+b2c2+b2d2
    =(a2c2+2acbd+b2d2)+(b2c2-2bcad+a2d2)
    =(ac+bd)2+(bc-ad)2≥(ac+bd)2.
    ∴≥|ac+bd|≥ac+bd.
    方法三 (用比较法)
    ∵(a2+b2)(c2+d2)-(ac+bd)2=(bc-ad)2≥0,
    ∴(a2+b2)(c2+d2)≥(ac+bd)2,
    ∴≥|ac+bd|≥ac+bd.
    方法四 (用放缩法)
    为了避免讨论,由ac+bd≤|ac+bd|,可以试证(ac+bd)2≤ (a2+b2)(c2+d2).由方法一知上式成立,从而方法四可行.
    方法五 (构造向量法)
    设m=(a,b),n=(c,d),∴m·n=ac+bd,
    |m|=,|n|=.
    ∵m·n≤|m|·|n|=·.
    故ac+bd≤.
    标签
    wfb9501

    wfb9501

    0

    0

    0

    标签云

    img

    高中数学选修2-2课时作业: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.2.1习题课 Word版含解析

   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
    1 免费
   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!
    说明

   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。上传资源,免费获取积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