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
首页 三年级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
  • 资源类别:三年级教案
  • 所属教版: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
  • 文件格式:ppt/doc
  • 大小:未知
  • 浏览次数:1211
  • 整理时间:2020-12-10
  • 24.司马光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。
    2.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。
    3.通过此篇文言文,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。
    教学重难点:
    1.能翻译此文,读懂其意思。
    2.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。
    课前准备:
    生字卡片,教学课件
    教学时间:1课时
    教学过程:
    一、谈话激趣,导入新课。
    今天,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,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《司马光》这个小故事的。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,就是古人说的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”。现在老师先读一读,请同学们注意听。
    二、读通课文,整体感悟大意。
    1.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,要求读准字音,若有读不准的,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。
    2.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,再读课文,把课文读通顺,并读给同桌听。
    3.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,学生评议。
    三、看注释,自解句意文意。
    1.自读自悟。
    每读一句,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,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,揣摩句子的意思,这样读懂每一句话,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,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。
    2.小组合作学习。
   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,一句一句相互研讨,说句子意思,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,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。
    3.全班交流。
    ①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,互相评议,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,但求主要意思不错。学生说不准,教师应予以点拨。
    ②各组提出疑难问题,同学讨论,教师点拨。
    ③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,说全文大意。
    四、朗读课文,感悟人物。
    1.我们读了几遍课文,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,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?(先同桌小声交流,再全班交流。)
    (1)自己读读,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。(光持石击瓮破之)
    (2)讨论: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?(师走到学生中,询问了解学情。)
    (3)情景感悟:请一学生上台做做。
   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“持”“击”的意思吗?
    ②通过朗读体会,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。(如:要举双手,要对准了,要用力等。)
    (4)司马光持石击瓮时,心里怎么想?
    (5)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,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。
    (6)小结:原来砸缸不是目的,救人才是目的。司马光砸缸砸得好!
    (7)了解结果,引读“水迸,儿得活”。
    2.假如当时你也在场,你会怎样想,怎样做?(引导动脑筋想办法。)
    3.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,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?你想对他说什么话?
    五、品读,读出理解和韵味。
    1.自己练习朗读,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。“与群儿戏于庭”要读出欢快的语气;“一儿登瓮,足跌没水中”要读出着急的语气;“光持石击瓮破之”要读出沉着的语气,敬佩的语气;“水迸,儿得活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。
    2.指名读。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、韵味。
    3.齐读,读出语气和韵味。
    六、拓展延伸。
   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,会想办法,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,写下了著名的《资治通鉴》。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,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。
     
    板书设计:

    众皆弃去 
    光持石击翁破之
    25.掌声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    2.认识11个生字,会写11个生字,掌握2个多音字,理解生词意思。
    3.通过本课的学习,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,要主动去关爱别人,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;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,正确地看待自己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1. 规范书写生字。
    2.通过本课的学习,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,要主动去关爱别人,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;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,正确地看待自己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通过本课的学习,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,要主动去关爱别人,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;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,正确地看待自己。
    课前准备:生字卡、图片。
    教学时间:2课时
     
    第一课时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正确地朗读课文。
    2.认识11个生字,会写11个生字,掌握2个多音字,理解生词意思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规范书写生字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认识11个生字,会写11个生字,掌握2个多音字,理解生词意思。教学过程:
    一、导入揭题。
    1.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?(板:掌声)
    2.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?
    3.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,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?为什么事鼓掌?
    二、初读课文。
    1.师范读。
    2.生自读课后生字词。
    3.师出示词语,检查认读情况:
    班里 愿意 投向 调来 情况 持久 讲述 交谈
    珍惜 慢吞吞 困境 残疾 犹豫 骤然 鞠躬
    舞蹈
    4.理解词义:
    持久:保持的时间长。
    困境:困难的处境。
    犹豫:拿不定主意。
    骤然:突然。
    5.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,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。
    6.讨论分段,概括段意:
    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、自卑。
   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,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,获得成功。
   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,不再忧郁了。
    ④点明中心:人人都需要掌声。
    7.每组各读一段。
    三、书写生字。
    1.师指导写“班”“境”“愿”。
    2.生习字,师巡视指导。
    第二课时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复习生字。
    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    3.通过本课的学习,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,要主动去关爱别人,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;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,正确地看待自己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通过本课的学习,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,要主动去关爱别人,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;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,正确地看待自己。
    教学过程:
    一、复习。
    1.认读词语。
    2.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。
    二、前后对比,感受英子变化。
    1.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?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。
    2.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(胆小、自卑、没有勇气面对现实……)
    3.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?
    (1)出示:
   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。
    (2)指名读这句话。
    (3)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?
    (4)“默默地”说明了什么?
    (5)你从“总是”中又体会到了什么?
    (6)齐读这句话。
    可是不久以后,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,她变得怎样了?
    (7)指名说。
    (8)读读这一小节。
    (出示:“说也奇怪……”)
    (9)英子变得怎么样了?(自信、勇敢……)
    (10)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?谁来补充?
    (11)是什么原因,使她变得判若两人?(指名说)
    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,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!
    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,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?(分组读1、5两段。)
    4.读到这儿,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,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?你认为是因为什么?(掌声)
    过渡: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!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。
    三、感悟重点,领会掌声内涵。
    1.学生自由读2、3、4自然段。
    2.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?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。
    3.第一次掌声“热烈、持久”。大家来鼓掌(指名读)英子感受到了吗?谁来读一读,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?
    4.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?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?
    5.出示:
    轮到英子的时候,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,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。
   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,慢吞吞地站了起来,眼圈红红的。
   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,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。
    (1)谁来读第一段话?
   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?在那一刹那,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?齐读第一段。
    (2)自由读第二段话,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。
    “犹豫”是什么意思?(拿不定主意)英子犹豫什么?(上去还是不上去)
    英子想上去吗?(不想)为什么?英子能不上去吗?(不能)为什么?
    因此,从“慢吞吞”、“眼圈红红的”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——(生答:痛苦、无奈)。齐读。
    (3)师:在万般无奈下,在无比痛苦下,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,英子终于——(引读)。
    是啊,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,关注着她。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,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?
    (4)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,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?包含着什么?(回顾前面的课文。)
    (5)掌声渐渐平息,英子开始演讲了,她讲得怎么样?听了演讲,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?
    6.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?(第二次掌声)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?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?(学生自由说,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)
   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,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——(生答:感激)
    7.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,英子怎样了?
    出示:
   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,然后,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。
    齐读。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,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,她想说——(生答)英子什么也没说,只是向大家——(引读)
    8.是啊,从那次演讲以后,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,她……(再次引读)
    9.后来,英子上了中学,她给“我”写来了一封信,想看看吗?
    指名读最后一段。
    四、总结升华,读背作者感想。
   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?这掌声包含着什么?(关爱、友情……)是呀,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,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。
    出示:
    是啊,人人都需要掌声,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。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,同时,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。
    齐读这一段,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,把这爱记在心里。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,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;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,你可以拿出来看看。记住: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,爱护你!

    板书设计:
    原先的英子:文静、默默、早早、最后不愿意(忧郁)
    掌声 热烈的掌声(关爱)→受到鼓励、鼓起勇气         
    改变的英子:快乐 游戏 跳舞(开朗)
    26.灰雀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认识“宁、惹、仰”等10个生字。会写“郊、雀、养”等12个生字。能正确读写“郊外、散步、胸脯”等词语。
    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联系上下文,读懂文中的语句。
    3.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、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,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,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联系上下文,读懂文中的语句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、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,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,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。
    课前准备:
    1.生字卡片。
    2.教学挂图。
    3.多媒体课件。
    4.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、故事等资料。
    教学时间:2课时
    第一课时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认识“宁、惹、仰”等10个生字。会写“郊、雀、养”等12个生字。能正确读写“郊外、散步、胸脯”等词语。
    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联系上下文,读懂文中的语句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认识“宁、惹、仰”等10个生字。会写“郊、雀、养”等12个生字。能正确读写“郊外、散步、胸脯”等词语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联系上下文,读懂文中的语句。
    教学过程:
    一、交流资料,合作学习。
    1.出示列宁照片,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。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,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。
    (1)学习小组交流资料(教师下组参与,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)。
    (2)全班交流。
    列宁,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理论家、思想家。
    2.学生交流后,教师小结简介列宁。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,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。
    3.板书课题。
    二、读通课文,自主学习。
    1.学生自由读课文,要求: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标好自然段序号。
    指名读:雀、郊、养、粉、粒、男、或、者。
    重点指导:
    或:半包围结构,不要漏写一撇。
    诚:左右结构,注意不要写成“城”。
    2.指名逐段朗读课文,检查自读情况。
    3.赛读课文,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,互相提提意见,帮助别人读得更好。
    三、指导学习,读懂第1自然段。
    1.指名读第1自然段,说说了解到了什么。
    2.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?找出来读一读。
   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,借助多媒体动画,相机理解“婉转”、“来回跳动”、“惹人喜爱”。
    3.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,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,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。
    4.巧妙结尾,设置悬念:第二天,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。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?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?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。
    四、课堂作业。
    1.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。
    2.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。

    第二课时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复习“宁、惹、仰”等10个生字。会写“郊、雀、养”等12个生字。
    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联系上下文,读懂文中的语句。
    3.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、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,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,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联系上下文,读懂文中的语句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、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,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,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。
    教学过程:
    一、复习导入,激发兴趣。
    1.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、跳跃的图画。
    听,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,多么惹人喜爱。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,和它们打打招呼,问候问候它们。可有一天,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,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?
    二、深入学习,读懂第3至10自然段。
    1.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-10自然段,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,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,找一找、读一读。
    2.屏幕出示课文3、5、7、9自然段,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,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。
    a.学生交流。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,可以说一说,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。
    b.列宁的着急、担心、惋惜、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。用一个词来概括,是什么?板书:爱。
    3.聪明的孩子,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?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?出示4、8、10段。
    a.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,指名朗读检查。指导读好“一定会飞回来的!”这句话。
    b.读后体会:这时候,小男孩在想什么呢?
    c.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?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?小组讨论、发表看法,相互补充,汇报体会。
    5.相机小结: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,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,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!
    6.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,分角色朗读3-10自然段。
    三、合作交流,读中感悟。
    1.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,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,看,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。多媒体投影显示: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。
    2.自由朗读11-13自然段。
    3.读了这几段,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?学生交流,提出疑问,如:“列宁为什么要问鸟?鸟怎么会说话呢?”等等。
    4.小组讨论,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。教师参与讨论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,列宁尊重孩子,理解孩子,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,这就是对孩子的爱!
    5.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,为鸟儿重归自然、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!拿起书来,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。
    6.小结板书,总结课文。
    四、收集故事,积累提高。
    1.学了这篇课文,你发现了什么?大家一起来说说。
    2.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,读一读,开展讲故事比赛。
     
    板书设计:
    灰雀

    爱    放
    找    捉
    列宁   男孩

    爱  

    27*.手术台就是阵地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学会本课生字新词。
    2.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。
    3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    4.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,坚守阵地,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,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,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学习课文第二段,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,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人物精神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理解白求恩对卫生部长所讲的话的含义,尤其是理解“手术台就是阵地”这句话的含义。
    课前准备:课件。
    教学时间:1课时
    教学过程:
    一、导入目标。
    1.师导入:同学们,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:手术台就是阵地。请同学齐读课题。(师板书课题:27、手术台就是阵地)
    2.师口述并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。
    二、通读课文,理清思路。
    1.师范读课文,生边听边思考: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事?
    2.默读课文,思考: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?
    3.师归纳总结:课文2-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,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,可以合并成为一段,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,也就是课文的重点段。
    4.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,思考: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?
    5.默读课文,给课文分段。
    板书:第一段:(1) 第二段:(2-4) 第三段:(5)
    6.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,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:
    (1)通过自读课文,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。
    (2)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,即重点段。
    (3)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,给课文分段。
    7.师总结: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,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。
    板书:先找出重点再分段
    三、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,了解事件背景。
    指名一人读第一段,其他人思考:通过读这一段,你了解什么?
    四、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,了解白求恩的事迹,体会白求恩的伟大精神。
    1.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。
    (1)默读课文第二节:用“______”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,用“----”划出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。思考:你从中懂得了什么?(板书?情况表现)
    (2)集体讨论,汇报讨论结果。
    板书:读句子 抓词语 谈体会
    ①抓住“几发炮弹、小庙前、弹片、烟雾”等词语,体会出战斗形势很紧张。
    板书:几发炮弹 小庙前 弹片 烟雾
    ②抓住“敏捷、十分镇定”等词理解白求恩医术高明、临危不惧、不考虑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。
    板书:敏捷 十分镇定
    (3)教师归纳总结:战斗形势这样紧张,白求恩时刻处于危险之中,但他心中只有伤员,坚守在手术台前是那样镇定从容。
    (4)指导朗读。
    (5)生自由练读、指名读、评议、男女生分角色读。
    (6)打出投影,总结学法。
    一读了解内容
    二找重点词语
    三议深入理解
    四读体会感情
    2.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、四自然段。
    (1)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组讨论,汇报,交流形式学习。
    ①学习这自然段主要抓下语句:
    情况:敌机不断吼叫 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
    表现:低下头继续做手术
    板书以上语句。
    ②重点指导学习理解白求恩说的四句话。
    指名学习角色读卫生部长与白求恩的话。理解:上级命令,甚至恳求白求恩撤走,白求恩完全可以服从命令,但他为了给伤员做手术,坚决不走。
    默读、指名读、齐读、反复读白求恩说的四句话,思考:白求恩为什么不肯走?
   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,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。
    ③指导学习读这一自然段。
    (2)第四自然段自学后讨论交流。
    抓以词语并板书:
    情况:一连几发、落下瓦片、布帘烧着
    表现:仍然、争分夺秒、一个又一个
    3.整体感知全段内容。
    指读第二大段,思考:二、三、四自然段是怎样连起来的,说明了什么?
    板书:对工作极端负责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
    五、学习课文第三段。
    齐读这一段,思考最后一句话的含义。
    六、师总结全文,生带着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,再次朗读全文。

    板书设计: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小庙前烟雾:十分镇定       对工作
    手术台好就是阵地  敌机上空吼叫:连续手术       极端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庙前一角火苗扑来:争分夺秒   负责
     

    口语交际8 请教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在口语交际过程中,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,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,并且要有礼貌。
    2.别人向你请教时,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,也要有礼貌的回应。
    3.让学生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忙;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。
    4.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时,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,并且要有礼貌。别人向你请教时,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,也要有礼貌的回应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。
    课前准备:课件。
    教学时间:1课时
    教学过程:
    一、导入。
    (课件出示案例)
    在我们的生活中,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在这时,我们不妨请教一下别人,听听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,请他们帮忙提出解决这件事的建议。这节课,我们一起走进口语交际——请教。
    二、交流注意的问题。
    要向别人请教问题,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?
    1.小组交流。
    2.全班汇报。
    a.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,并且要有礼貌。
    b.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,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。
    c.别人向你请教,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,也要有礼貌的回应。
    d.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,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。
    三、互相请教。
   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?向别人请教一下吧,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,把你的问题说清楚哦!
    1.全班交流,师聆听指导。
    2.汇报。
    四、全班交流、评价。
    1.选派几组讲得好的同学进行汇报。
    2.全班进行评价。
    五、总结。
   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。
     

    习作8 那次玩得真高兴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通过回忆平时的学习、生活,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熟悉的事情,丰富习作素材,激发对生活的热爱。
    2.密切联系读写,使学生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、写具体的方法,领悟写事作文的一般规律。
    3.培养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密切联系读写,使学生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、写具体的方法,领悟写事作文的一般规律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培养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。
    课前准备:PPT课件。
    教学时间:1课时
    教学过程:
    一、名言导入,激发兴趣。
   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像下面这些快乐而又难忘的场面。(课件出示图片)
    培根说过“把快乐告诉别人,你就能得到双倍的快乐”。这节课,我们就打开心扉,释放心中的快乐,一起来说一说你玩得最开心又难忘的一天,好吗?
    二、畅所欲言,释放快乐。
    1.回忆快乐。
    大家玩得开心的时候有很多,请你好好回忆一下那难忘的一幕吧。
    2.分享快乐。
   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事情告诉大家吧。
    3.相互启发,小组交流。
    三、指导构思,点拨写法。
    1.交流一组特点鲜明的记事文章,畅谈读后的感受。
    2.指明交流,启发思路。
    3.启发领悟,指导写法。
    (1)有一个吸引人的题目。
    (2)多种开头的写法,灵活运用。
    (3)掌握有序的表达方法。(顺序、倒叙)
    (4)选择表达的顺序,列出习作提纲。
    (5)指导写作。
    四、学生起草,完成初稿。
    师巡视指导,个别辅导。
    五、指导修改,完善习作。
    第八单元习作指导
    那次玩得真高兴
    (一)写作思路:
    1.审阅题目:本次习作要求我们把玩得最开心、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。
    2.选定内容:确定好习作内容,是写帮助别人,还是写一起玩滑梯,还是写一次郊游……
    3.表达方式:叙述、描写。
    4.表现手法:前后呼应、开门见山。
    5.结构顺序:可以开门见山式的交代童年开心的事,然后具体写事情发生的始末,最后点题。
    (二)佳作欣赏
    下水文:
    那次玩得真高兴
    童年如同一场五彩斑斓的梦,在每个人的童年中,一定会发生不计其数开心的事,我也不例外。
    那是一天阳光明媚的早上,小鸟站在枝头歌唱。③我和妈妈拿了一个沙包和一只粉笔便出了门。我们用粉笔在地上划了几个方块,准备玩跳房子。
    我把沙包扔进了第一个方块,然后身轻如燕地接连跳过了第一个和第二大方块,又跳进了第三个、第四个、第五个——返回时,跳过第二个方块时,我先稳住身子,慢慢地弯下腰,捡起沙包来,再跳回起点。这样跳了几个来回,我真的很累。由于我心里着急,结果没有瞄准,扔出了方块,只好把沙包递给妈妈。我“悲喜交集”,高兴的是我可以休息一会儿,不高兴的是,只要妈妈一上,我胜利的机会几乎就要消失。我心里默默的祈祷:老天爷,赶快让妈妈扔不准吧!老天爷好像听到了我的“祷告”。这一轮,妈妈果然没扔着。我站在起点,静下心来,瞄准方块,一扔。后面几次,我全部都扔进了方块。
   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,但它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。这就是我玩得最开心的事。
    1. 读文。
    2. 评析:
    (1)开门见山,交代童年让我开心的事。
    (2)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,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当时愉快的心情。(3)指出事情的主要任务:“我”和妈妈。
    (4)详细记叙了“我”玩跳房子游戏的过程。
    (5)前后照应,紧扣主题。
    (三)动笔写一写:
    我能照样子写一写玩游戏过程中最开心的片段。提示:写的时候遇到困难跳过去,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或最后查字典解决。
    (四)评价
    1.关注格式。
    2.关注是否有片段及开心的事。
    3.关注书写。
     


    语文园地八
    教学目标:
    1.通过交流平台,学习默读的方法。
    2.识字加油站认识并积累和“目”有关的字,积累识字方法。
    3.通过词句段的运用,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;会给词语分类积累生活经验。
    4.积累有关友善的名句。
    教学重点:
    通过交流平台,学习默读的方法。
    教学难点:
    通过词句段的运用,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;会给词语分类并积累生活经验。
    课前准备:PPT课件。
    教学时间:1课时
    教学过程:
    一、交流平台。
    1.全班交流默读的方法。
    2.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?
    3.你打算今后怎么做?
    二、识字加油站。
    1.回顾以前的识字方法。
    熟字加偏旁、去偏旁、换偏旁等。
    2.(课件出示字词)你有什么发现?
    3.说读词语,说发现。
    4.从字形字音上,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?互相交流一下。
    三、词句段运用。
    (一)(出示第一组句子)
    1.读句子,说说句中的加点字能互换吗?
    a.小组交流。
    b.全班汇报。
    2.用加点词各写一句话。
    (二)(出示第二组词语)
    1.读一读,说说你的发现?
    c.小组交流发现。
    d.全班汇报。
    词语都是生活用品和食品。
    2.妈妈要去超市买这些东西,怎样在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?
    a.小组合作交流分类。
    b.汇报分类结果。
    3.说说在生活中可以如何运用。
    四、日积月累。
    1.课件出示句子。
    2.读句子,交流对句子的理解。
    a.小组交流。
    b.汇报。
    3.尝试背诵。
    五、总结
    同桌间互相讨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。

    标签
    slsyzw

    slsyzw

    0

    0

    0

    img

  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

   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
    1 免费
   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!
    说明

   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。上传资源,免费获取积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