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
首页 三年级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教学设计

本文由 ˮľ 收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!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教学设计

  • 资源类别:三年级教案
  • 所属教版: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
  • 文件格式:ppt/doc
  • 大小:未知
  • 浏览次数:779
  • 整理时间:2022-12-12
  • 一、教学目标

    知识与技能:

    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    2.对照画面,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,了解古画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历史价值。

    3.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的能力。

    过程与方法:

    1.根据阅读提示,对照图画,通读课文。

    2.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,通过图画对照,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;让学生当小讲解员讲讲文中涉及的风景和人物。

    3.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,用恰当的方法来解决。(查字典、观察画面)

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
    了解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内容和历史价值,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。

    二、教学重难点

    教学重点:

   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,初步了解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内容和艺术价值,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。

    教学难点:

   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,初步了解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内容和艺术价值。

    三、教学策略

    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──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作者先对《清明上河图》作了简单的介绍,然后写了《清明上河图》画面上的内容,最后,简单写出了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历史价值。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:

    1.学习描写方式,体会语言的生动,在课文学习中理解句子表达效果并体会、积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,领悟细节描写的细致。

    2.展现学生的主体性,让他们自己讲解学到的内容,提出质疑,选择恰当的方式解决。

    四、教学过程

    (一)揭题解题

    1.在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,多种艺术作品散发出璀璨的光芒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。

    2.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。

    3.理解词语意思。

    1)什么叫“名扬中外”?名扬中外:很有名气,名字传遍了世界。

    2)让我们一起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读课题,读出你的感情。

    4.读题质疑。

    1)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叫什么名字?你对他有多少了解?

    补充《清明上河图》的简介:闻名中外的 《清明上河图》,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,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属国宝级文物,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    2)读了课题,你有什么疑问吗?

    预设:这幅画是谁画的?这幅画都画的什么?这幅名扬中外的画独特在哪儿?

    【设计意图】让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,了解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影响力与艺术价值,激发学生祖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。培养对课题质疑的能力,学会思考提问,带着问题读书。

    (二)初读课文,了解大意

    1.自由读课文,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?给我们介绍了《清明上河图》,让我们了解了这幅名画,知道了关于它的很多知识。

    2.指名分段读文,重点正音。三个多音字“作”“溜”“乘”,分别组词。

    zuō(作坊)   liū(溜冰)      shèng(千乘之国)

    zuò(作业)   liù(一溜烟)    chéng(乘法)

    3.请你们试着概括一下每段段意。

    第一段:概括介绍《清明上河图》背景。

    第二段:写画上人物多,各行各业,各色人物都有。

    第三段:写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。

    第四段:写画面上有险些发生“交通事故”的场景。

    第五段:写了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历史价值。

    4.默读课文,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?可以分为几部分?

    总结:简介、内容、 历史价值。

    【设计意图】将语言概括的能力放在理解课文的前期来培养,培养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,要求抓重点词语。初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,完成读通顺、读准确的要求,并能大致概括文章内容。

    (三)精读课文,理解内容

    1.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,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。

    2.出示阅读提示:读了阅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?

    总结:阅读方法──对照图画读课文。阅读要求──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哪些内容;交流读后感受。

    3.读了第一段,你都了解到了什么?

    总结: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年代、作者、名字;尺寸,画面内容;现状。

    4.学习第二段。

    1)这段主要写的是什么?

    总结: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的人物。

    2)用什么方式描写的?你感受到了什么呢?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?

    出示课件:

   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,有撑船的船工,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,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,有走江湖的医生,有摆小摊的摊贩,有官吏和读书人……

    小结: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描写的。省略号表示画面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没有被写出来,表示人物之多。

    3)这段话不仅在写人多,还从哪个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人多的?在书上把你找到的词语画一画。(从各种行业这个方面,向我们描述了人十分多,有各种职业)

    4)课文不仅详细地给我们举例说明有各行各业的人,还有哪句话向我们直接说明了人多?(三百六十行,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)

    5)请你来说说你的感受,当你看到这幅画上有这么多的人。

    预设:体会出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,这么多人都能画出来很了不起。

    5.学习第三段。

    1)这段主要写的哪儿?

    总结:街市。

    2)你能找出这段的中心句吗?

    第一句: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。

    3)这段的结构怎么划分呢?

    总起句;各类商店,形态各异的人;画技精湛。

    4)从这段体会到什么: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,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。

    5)谁来给我们当小导游,发挥你的想象,先给我们介绍介绍街上的人,再补充还会有什么样的?

    6.学习第四段。

    1)说说看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?

    总结:局部情景。

    2)“你看,张择端画的画,是多么传神啊!”,如何理解“传神”?

    预设:画得十分逼真,就像真的一样!

    小结:文学、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。“传”又读“zhuàn”,如“自传、小传”。

    3)这句话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?(敬佩)

    总结:这句话是一个感叹句,写作者在欣赏画家的作品后,情不自禁的赞叹,所以作者是饱含赞美之情的。请大家也带着这份赞美之情来读读这句话。

    7.朗读课文第五段。

    1)这段是在介绍它的历史价值,那么你是怎么理解它的价值的?

    能再现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,这是十分难得的。

    2)你想对这幅画的作者说些什么呢?

    预设:谢谢您,为我们留下这么好的作品,能为我们再现八百年前的场景,让我们理解到百姓的生活,仿佛看到了他们热闹的场景。

    【设计意图】将内容理解作为文章学习的主线,情感理解作为理解内容后的提升。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及其中油然而生的赞美之情;观察作者的表达方式,将句式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相结合,如“有乡下来的农民,有撑船的船工,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……”;与《赵州桥》一课的相似句式作比较,对比学习,激发学生读书乐趣。理解课文内容后,让学生自由抒发情感,表达心中感慨。

    (四)课后思考,扩展延伸

    1.谁来为我们当一下解说员,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这幅画时,你会怎么给别人介绍?  

    北宋名画、张择端 《清明上河图》、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。

    2.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、绘画作品,你能说说它们好在哪儿吗?

    【设计意图】在巩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,练习口语表达的能力,在实际运用中学会熟练、简洁地组织语言。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,在说的过程中这种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。

    (五)布置作业

    1.继续了解有关《清明上河图》的相关知识。

    2.结合课堂所学内容,回家向父母介绍一下《清明上河图》这幅画。

    ˮľ

    ˮľ

    0

    0

    0

    img

   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》教学设计

   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
    1 免费
   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!
    说明

   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。上传资源,免费获取积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