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作分享 好教案logo
首页 三年级 三年级人教版《不懂就要问》教学设计
  • 资源类别:三年级教案
  • 所属教版:三年级人教版语文
  • 文件格式:ppt/doc
  • 大小:未知
  • 浏览次数:1313
  • 整理时间:2021-06-30
  • 《不懂就要问》教学设计

    教学目标:
      1、通过课文的学习,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,学习他刻苦读书、勤学好问的精神。
      2、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      3、指导学会本课“要、先、思、很、少、讲、于、气”9个生字,认识四个偏旁。
      教学重点:
     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,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。正确规范书写生字。
     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,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,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。
      教学过程:
      第一课时
      一、融入情境,以疑促学。
      1.小朋友们,谁知道孙中山先生?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?(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。)
      2.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侯的故事,叫“不懂就要问”(板书课题)
      3.看到这个题目,小朋友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?(课文里是讲谁不懂?哪儿不懂?要问谁?“不懂就要问”是谁说的?他为什么要这样说?……)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。
      二、尝试学习,识字读文
      1. 自由读课文,标一标,课文有几个自然段?
      2. 教师范读课文,交流:听了这个故事,你知道了什么?
      3.小组合作学习。(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)
      学习任务:
      a.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、读准字音。
      b.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,并给它们找找朋友(组词)。
      c.先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,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、读流利。
      d.合作方式:
     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、交流。
      明确分工各负其职,人人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。
      如:可以一人负责教生字的读音,一人负责介绍识记生字的方法并组词,一人负责领读带有生字的句子,一人负责指导朗读整段话。
      e.教师巡视,了解学情。
      三、学生汇报交流,教师点拨指导。
      1.各组轮流上台,人当小老师,指导其他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其中一段。
      a.在汇报交流过程中,各组的组员之间、台上的小老师与台下的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补充。
      b.教师点拨:
      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:“思”是平舌音,“很”是前鼻音,“着(zhe)、要(yao)、背(bei)”是多音字。“着”是轻声。
     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、有效的方法识记生字,并认识“心字底(心)、双人旁(ㄔ)、言字旁(讠)”。
      帮助学生把每一段课文都读得正确、流利。
      指导学生学会评价。
      2.小组合作学习本组选择的段落之外的三个自然段,教师巡视指导。
      四、朗读全文,巩固生字。
      1.同桌练读;各组练读。以小组为单位比赛,比比哪一组读得最正确、流利。
      2.巩固生字。
      出示生字,学生开火车读。
      创设情境,做“摘果子”游戏。(复习生字和词语)
      五、指导书写,重点:“要、很”。
      1.学生观察范字,然后分别描红,再试写一个。
      2.对照范字评一评。选择出现问题较具普遍性的作业,引导学生对照范字评议。
      3.教师范写,提示要点:“要”字下部的“女”中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以下,写得稍长。整个字形的特点是形态稍长、上窄下宽; “很”是左窄右宽的字,第七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。
      4.学生练习。
      六、布置作业
      1.跟好朋友一起,分角色朗读课文。
      2.想一想:孙中山提问的时候害怕吗?那他为什么还要问?
      第二课时
      一、 复习导入
      1. 听写生字
      2. 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?
      二、深入学习,质疑解疑。
      细读课文,围绕重点展开质疑、讨论研究,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。
      1.什么叫“私塾”?“私塾”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?
      (这一问题的提出,要让学生懂得,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,从来不讲意思,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,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,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。)
      2.指名读第二、三自然段,质疑、解疑。
      “流利”、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?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?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“鼓起勇气”?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?
      (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,让学生从 “流利”、 “鼓起勇气”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,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,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,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。)
      3.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:
      “一愣、解答”。
      接着看课文插图,想一想,先生的态度怎样?
      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: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,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?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?
      出示课文插图,启发学生展开想象,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。
      4.质疑:以前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敢向先生提出问题呢?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我们提问呢?(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:过去私塾教育与今天教育的不同。)
      5.学习第四自然段。
     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,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?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?他为什么要这样做?(明确:孙中山当时就是害怕也要鼓起勇气,弄清道理,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。)
      三、深入画面,指导朗读。
      1.自由组合,三人为一组练习角色朗读。
      2.请两组同学汇报。
     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。(如“……,有什么用呢?”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,要读出肯定的语气;又如“请您给我讲讲吧!”应读出恳求、期待的语气;“……,但是为了学知识,不懂就要问。”应读出肯定的语气。)
      四、深入探究,学习精神。
      1、学习了课文,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?
      (孙中山小时候读书刻苦,背诵非常流利,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;在别人都不敢问时,孙中山为弄清道理,敢于向先生提问,他认为“为了学知识,不懂就要问”,这种“勤学好问”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。)
      2、遇到不懂的问题,你会怎么办呢?

    235689

    235689

    0

    0

    0

    img

    《不懂就要问》教学设计

    下载积分 钻石会员
    1 免费
    请您 登录后 下载 !
    说明

    您下载所消耗的积分将转交上传作者。上传资源,免费获取积分!